中華民國版的岳飛

----------導讀李守維將軍傳略

作者: 朱長恕 (曾任國民黨丹陽縣保安團長)

導讀人: 亓官先生 (民間歷史家)

一、李將軍生卒年之確認

李將軍生年,在網路訊息有其他二版本說法,分別是19011903年,朱長恕先生寫民前十一年,夏曆四月十五日,是依據國民黨黨史資料,來自入黃埔軍校之學生自傳,正確性最高,因此將軍生年為1900年,夏曆四月十五日,國曆為五月十三日,卒年為1940年國曆十月六日,得年四十歲。

二、將軍之出生地

江蘇省泗陽縣西鄉李樓

(現在是江蘇省泗陽縣倉集鎮李樓村)

三、將軍之學、經歷

朱長恕簡單記載,李守維將軍高等小學畢業後,入江蘇省立第一工業學校就讀,但是李守維將軍小學同學韓德舉之弟,韓德考回憶李守維將軍的求學經過,如下:

 李守維與韓德舉同在縣立洋河第三高小讀書,韓德舉父親是同校國文教師。一九二二年李守維從洋河第三高小畢業,自恃功課成績都在前十名,一心想到外地升學,但由於家庭經濟無力,難以如願,為此常流露出不得升學的苦惱。後來他接到韓德舉從南京的來信說:因得南京工專學校一位近親幫助,得進工專學校實驗工廠藝徒班學電機製造,不僅不繳學費,工校還發給藝徒每人每月八元伙食費和零用費。 李守維收到韓德舉的信後,特到韓德舉家見韓德舉父親,再三請韓德舉父親看在師生關係上,為他寫介紹信給南京工專學校實驗工廠總務處長張育俊,並說:“今生能到省會南京工專學校,要比在家務農強多了,都靠老師的栽培呀!”通過韓德舉父親為他寫信,李守維於一九二三年春節後,進了南京工專藝徒班學工。同年暑假,南京工專招收職工科,一年制畢業,免收學膳費。李守維得考進職工科,於一九二四年暑期畢業,經職工科上海籍同學施秉均、張其榮介紹,李守維到上海法租界一家大隆機器製造廠當車工,月工資暫定為十六元。同年九月李守維在與韓德舉通信中得知韓德勤到了南京,在齊燮元督軍處當上尉候差,特從上海請假到南京,要韓德舉帶他去看看韓德勤,表示自己對韓德勤的仰慕之心和鄉親情誼。通過韓德舉的介紹,李守維與韓德勤在南京見了面,這是韓德勤從四川熊克武部隊回江蘇後首次見到李守維。

民國十三年八月,李守維將軍南下投考中國國民黨黨立陸軍軍官學校(即世稱之黃埔軍校), 步科第五隊(經劃分為第二期)

    十四年分發第一軍特務連(連長桂永清)任中尉排長,同年之冬,該軍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三師,將軍被擢升為該師第九團上尉特務連長。

    十五年秋,調第三師,第九團三營第九連連長,

十六年春,升任同團第三營少校營長。

    十七年春,再晉升該團中校團附,未幾,蔣公自日本返國復職,指派將軍至新編第十一師任中校團附(師長為曹萬順、副師長為陳誠) ,未數月,調升五十二師上校副旅長兼團長。

二十一年春,奉令至南京中央軍校高等教育班第一期受訓,

畢業後,奉派為江蘇省保安第四團上校團長兼徐淮海三屬清剿指揮官。

二十二年,功升江蘇省保安處少將副處長,兼江蘇省保安第一團團長,為時三年。

民國二十六年,「八一三」事起,江蘇位於第一線,省保安團,已編入戰鬥序列,夏末秋初,將軍受命兼任江蘇省保安總團長,省政府因應抗日戰爭改組,將軍升任省政府委員兼保安處長。

二十七年春,成立陸軍第八十九軍,將軍升任副軍長兼一一七師師長,仍兼省委及保安處長。

二十七年夏,升任中將軍長,同時兼任陸軍第八軍游擊司令,冬、辭去游擊司令兼職,受令兼三民主義青年團江蘇分團主任。

二十八年春,受命兼中央軍校駐蘇幹部訓練班主任。

 

四、將軍死於國民黨蘇北第二游擊區總指揮李明揚之手

    二十九年七月,共匪從魯南、蘇南,兩路夾擊我蘇北游擊根據地。

省政府韓德勤主席命將軍指揮陸軍三十三師之主力,附以省保安第七、八兩旅,及各縣保警固守淮安、漣水、阜寧之線,防禦北路之匪,自率陸軍一一七師,陸軍獨立第六旅,陸軍三十三師之一部及裏下河各縣之省保安旅與游擊部隊,迎剿南路之匪。攻擊部署,編為兩個縱隊,陸軍大部附省保安旅之一部,為左翼縱隊,派省保安處長顧錫九為指揮官,一一七師少將師長劉漫天副之,以游擊隊附省保安旅為右翼縱隊,派蘇北第二游擊區總指揮李明揚為指揮官。

    九月二十九日,自海安出發,又克沿路加力等地,共匪退至最後根據地黃橋,負嵎頑抗,左翼自黃橋東面主攻,將軍下令:「攻克黃橋者,賞銀五萬元」!

    十月四日上午九時,三十三師一九三團奮勇進攻,黃昏時,攻入

黃橋東門,匪呈動搖之象,該團團長王學階,欲得全功,於是夜電報:「佔領黃橋,匪軍向西撤退」! 將軍於十月五日拂曉,命預備隊追擊,匪首陳毅,感於脫離戰場困難,一面選拔敢死隊千餘人,突擊我入佔黃橋東面之部隊,一面請求李明揚支援 ! 當將軍向黃橋前進時,正值匪軍反撲,戰況慘烈,王團長亦報稱「匪有增援部隊反擊,故我攻勢頓挫,退據東部」!

將軍認為情況劇變,乃易決心,急令追擊部隊轉向黃橋圍攻,

於此決戰期間,逆賊李明揚決計由「通匪」進為「助匪」,除以十五萬發子彈增援陳匪外,並派李長江率兵三個團,在我軍後方放火拆橋,肆行襲擊,將軍認係匪軍迂迴,於上午十一時,抽調作戰部隊一個團,掩護後方,同時獨六旅翁旅長報稱:「十六團團長韓振翼身先士卒,首先成仁,相繼十七團秦團長,亦壯烈殉職,部隊更傷亡慘重」,激戰至黃昏,翁旅長()亦負重傷自殺,

將軍被迫突圍,僅有隨從數人,致被李明揚部屬暗害,李賊當夜將將軍遺體運至我軍退卻路線,投入水中,以掩其惡,並將參與其事者,悉數殺死以滅口。

五、國民黨內鬥恩怨內情複雜

19406月﹐國民黨江蘇省政府主席韓德勤受蔣介石指令﹐企圖阻擋新四軍向蘇北發展﹐拉攏泰州地方實力派﹑魯蘇皖邊游擊總指揮部的正副總指揮李明揚﹑李長江﹐阻擊新四軍。此時的魯蘇皖邊區游擊總指揮部的李明揚、李長江(簡稱兩李)擁兵2萬餘人,陳泰運的稅警團5千餘人。

江蘇省稅警團的總團長陳泰運,四個團兵力,五千餘人,武器精良,屬於國民黨中央政府的財政部,是宋子文創建的嫡系部隊。從政治上來分析:“省韓”是蔣介石嫡系,韓德勤當過五十二師師長、軍委會辦公廳主任,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屬於反共頑固派。陳泰運是黃埔一期,而且是軍統核心組織“復興社”的成員,他雖並未被重用,但因是何應欽同鄉而被宋子文、孔祥熙任用,曾遭韓德勤軟禁過,和韓矛盾大,可爭取中立。“兩李”是蘇北最有影響的地方實力派,第一,資格老,李明揚是反袁起義軍中的同盟會員,北伐戰爭時期的第三軍師長、副軍長;第二,實力強,全盛時期收編過十一個縱隊(相當於旅);第三,後臺硬,同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有歷史淵源;所以“兩李”在蘇北國民黨部隊中有一定號召力,地方實力派都唯其馬首是瞻,在政治上屬中間派。蘇北實力主要是“省韓”和“兩李”。

193810月,第八軍游擊隊在保衛宿遷的戰鬥中損失慘重,是年冬季軍委會令陳泰運接任司令,陳從重慶赴江蘇接任。1939年春陳泰運上報財政部後將第八軍游擊隊改名兩淮稅警總團。19405月授陸軍中將,任長江下游挺進軍總指揮部總指揮,淮南行署主任,兩淮稅警總團團長,主要任務是對日敵後作戰。至19446月前,作戰419次,殲敵偽3,300餘人,生俘481人;但自己傷亡達5,058人!其間還在震驚中外的黃橋戰役中一度扮演了中立者角色,並與新四軍保持深厚友誼。

    因為李明揚在北伐時是國民革命軍第三軍的舊部﹐中共中央東南分局運用李明揚老友朱克靖在同盟會時期的地位和影響﹐委任朱克靖擔任新四軍聯絡部長﹐負責統戰方面的工作。陳毅為了爭取二李﹐避免內戰﹐特致書朱克靖﹐邀他從江南趕來﹐赴泰州談判。陳毅為朱克靖的泰州之行﹐曾寫下了

《送人赴泰州談判抗日合作》的詩句﹕

  停驂問我意何如﹖詞婉情真再致書。

  軍令今當斬馬謖﹐歧途何事泣楊朱﹖

  仲連智免蹈東海﹐武穆冤成走傳書。

  憑君寄語強梁輩﹐摩擦自戕慎厥初。

  朱克靖輕騎入泰州﹐對二李曉以民族大義﹐陳述了“兄弟鬩於牆﹐共禦其侮”的道理﹐並揭露了蔣介石、韓德勤和顧祝同等借刀殺人﹐削弱抗日國防力量的陰謀。二李深為所動﹐不願與共產黨打內戰﹐同意讓開一條通道。陳毅率部順利地通過了他們的防區﹐建立了以黃橋為中心的抗日民主根據地﹐使之成為嵌在國民黨心臟的前沿陣地。

  朱克靖在爭取開明士紳﹑社會賢達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當時蘇北有名的大文豪韓紫石(國鈞)﹐就是經由朱克靖聯繫爭取過來的。

  但是﹐韓德勤忠實地秉承蔣介石的反共政策﹐擔任國民黨在抗戰時期發動的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急先鋒。他把進攻目標首先指向江北新四軍﹐還邀約二李配合﹐企圖攻佔黃橋。因此﹐繼續爭取二李保持中立﹐對於改變戰場力量對比有重要意義。陳毅派朱克靖繼續坐鎮泰州﹐與二李談判。談判中﹐朱克靖發現二李動搖不定的原因﹐是懼怕韓德勤人多勢眾﹐同時又懷疑新四軍立足不穩。因此﹐朱克靖便對二李詳細地分析了蘇皖地區的各種政治力量﹐著重指出新四軍雖然人少槍少﹐但努力抗戰﹐眾望所歸﹐如此正義之師必操勝券。經促膝交談﹐二李繼續與新四軍保持了統一戰線關係﹐並允許江南新四軍通過自己的防區增援黃橋﹐抵抗韓德勤部隊的進攻。

  黃橋之戰當夜﹐朱克靖坐在李明揚辦公室裡﹐兩人一起守在電話機旁。李的部下不斷打來電話報告戰況。到了次日午後﹐朱克靖接到陳毅電話﹐讓他轉告李明揚﹐黃橋之戰已經結束﹐八十九軍軍長李守維落水溺斃﹐師長孫啟人及一批旅﹑團長成了新四軍的俘虜。不久﹐蘇北參政大會在海安召開﹐朱克靖作為中共方面的代表當選為副議長﹐同時兼任蘇北三分署主任。

  19411月皖南事變後﹐新四軍軍部在鹽城重建﹐粟裕率第一師在蘇中地區成立蘇中軍區﹐下轄4個分區﹐各分區成立中共地委﹑行政專員分署和軍分區。第三分區由葉飛任地委書記兼分區政委﹐朱克靖任第三分區專署專員。他們共事多年﹐一起領導了泰興﹑泰州﹑如皋﹑靖江四縣地方政權建設﹐開展瓦解國民黨軍﹐保障部隊供給和反日偽“掃蕩”﹑反清鄉鬥爭。

  為了開拓新的抗日根據地﹐中共中央派粟裕﹑葉飛於1944年底先後率部南下﹐同浙東游擊隊會合﹐創建了蘇浙根據地。朱克靖帶領300多名地方幹部隨軍同行﹐任蘇浙行政公署主任﹐在領導地方政權建設﹐發展經濟﹐鞏固抗日民主根據地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李明揚、李長江和韓德勤雖然都是國民黨,並有隸屬關係,矛盾卻很深刻。李明揚雖然資格老,可是官運不通,靠桂系的支持才弄到一個魯蘇皖游擊總指揮部的番號,屈居韓德勤之下。而韓德勤一任省主席,就把李明揚、李長江原任的江蘇省保安正、副處長(即正、副保安司令)的位置搶了過去,自己兼任處長,李守維當了副處長。保安處長有權節制和組建各保安旅,一朝被奪,兩李自然懷恨在心。韓德勤還壟斷餉彈供給,又暗裡派人打入魯蘇皖邊區游擊總指揮所屬部隊,一心想分化、控制兩李部隊。但他們之間的矛盾,主要是爭權奪利,只要威脅到他們的根本利益,他們都會反目無情的。

雖然並稱“兩李”,李明揚和李長江還是有區別的。李明揚是老同盟會員,大革命時期與共產黨人共事過。陳毅以毛澤東、朱德的名義向李明揚致意後,李明揚很受感動,後來還得意地誇口說:“我在這裡打坍了,到延安去,玉階(朱德字玉階)會招待我的。”李明揚閱歷多,交遊廣,處事也留有後路。李長江則起自行伍,匪氣較重;任省保安處副處長時,手握實權,積極“清剿”蘇北紅十四軍,捕殺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他和李明揚的關係也很微妙,年輕時本是李明揚的衛士,憑著血氣之勇,江湖義氣,升得很快。

抗戰以來,他把持幫會,廣收徒弟,結拜金蘭,招收游勇雜軍,“魯蘇皖”的部隊大部是李長江的。他之所以擁戴李明揚為總指揮,是要借老資格為招牌,靠舊關係得資助,撐門立戶,充實軍力。兩李為求發展,四方周旋,到處拉關係。因此,當時泰州政治情況之複雜難以想像,國民黨特派員經常來往,日本和汪偽特務也是兩李指揮部的座上客。

兩李的部屬來自各方,良莠不齊,魚龍混雜。一縱隊司令丁聚堂、二縱隊司令顏秀五、六縱隊司令陳才福都是李長江的結拜兄弟。三縱隊司令張公任是國民黨省黨部委員。四縱隊司令陳中柱是黃埔軍校出身。其中,陳中柱、陳才福相當反共。陳才福是上海灘上的流氓,當過土匪,又當過“包打聽”(上海租界巡捕房的便衣偵探),心狠手辣,他的部下也大多是橫行不法的亡命之徒。丁聚堂的隊伍是由揚州泰州沿線的大刀會組成的地主武裝,但戰鬥力薄弱。張公任雖屬CC系統,但他部下的八支隊支隊長陳玉生是共產黨員,隊伍也是受共產黨影響組織起來的抗日進步武裝。二縱隊司令顏秀五,海州人,結夥販過私鹽,喜歡講江湖義氣,早年在上海還曾與共產黨的地下組織有過關係,經過惠浴宇做工作,靠攏共軍,是共軍對兩李進行工作的連絡人之一。他部下的五支隊有個四大隊,是上海地下黨組織起來的啟東抗日義勇軍改編成的,有黨支部,大隊長王澄就是共產黨員。

      魯蘇皖邊區游擊總指揮部的李明揚、李長江雖有2萬餘人,以及陳泰運的稅警團5千餘人。彼此之間頗多恩怨,矛盾不少,不易整合。但韓德勤對這種致命的矛盾視而不見,靠著中央號令以為自己擁兵數萬且裝備精良,對付共產黨易如反掌,自我感覺良好。

         早在19395月,陳毅就借幫助兩李押運子彈的機會,派陶勇率一個營的兵力以“蘇皖支隊”的名義進入蘇北,隨後又派葉飛統一指揮能征善戰的6團和管文蔚的江蘇抗日挺進縱隊跟進,在吳家橋一帶建立了根據地。

         隨後又於19406月又將江南地2團、新6團等部隊調入蘇北,至此蘇北新四軍總數達到7000餘人,部隊整編為三個縱隊9個團,分別是葉飛的一縱隊。王必成的二縱隊和陶勇的三縱隊。

         在這個過程中,陳毅施展其優秀的外交才能,和除韓德勤外的蘇北其他勢力建立了統戰關係,為新四軍進入蘇北打開了方便之門,也為日後決勝黃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40321日,韓德勤以1萬餘兵力圍攻半塔集,這裡是新四軍5支隊機關所在地,共駐有戰鬥力較弱的新四軍2,500餘人。韓軍的圍攻戰從21日打到25日仍未得手,而奉陳毅命令增援的葉飛的挺進縱隊於26日趕到戰場,一戰擊潰韓軍主力獨立一旅,殲其一個營,並與被圍部隊取得了聯繫。

         27日,張雲逸、羅炳輝率5支隊主力也到達半塔集附近,由羅炳輝統一指揮部隊於29日開始全線反攻,韓德勤看到無望取勝即命令收兵後撤,新四軍追之不及,也就乘勝收兵。

         經此一戰,新四軍5支隊乘勢建立了淮南根據地。 半塔集的勝利給劉少奇(化名胡服)提供了一個奪取蘇北的嶄新的大膽設想。於是劉少奇就交給葉飛一個任務,讓他找機會去挑逗韓德勤來進攻,力圖堅守1星期以贏得輿論的支持,然後從山東南下的八路軍黃克誠縱隊即可名正言順的來解圍,乘機一舉殲滅韓軍主力,進而奪取蘇北。

         葉飛認為韓軍戰鬥力不強,以自己部隊的實力,堅守1周沒問題,就乾脆答應了下來,不過他只能守1周,劉說,一周以後不用葉負責。 葉飛帶著新的任務返回了吳家橋休整,同時按劉少奇的指示在該地成立了共產黨地方政權並開展減租減息等活動,這就引起了兩李的不滿,本來兩李讓新四軍進入蘇北多少有點牽制韓德勤的意思,現在一看共產黨鬧的熱火朝天,加上韓德勤的煽動,立刻翻了臉。

         1940517日,葉飛的挺進縱隊在吳家橋激戰一晝夜,殲滅日偽軍數百人,戰後擔心日軍報復,而吳家橋地區太小,難以迴旋,於是不顧兩李的阻撓,穿越兩李防區轉移到了兩李和韓德勤部交界附近兩李地盤內的郭村,想在這裡引韓德勤進攻,以完成劉少奇交給的任務。

          沒想到韓德勤沒來,兩李倒從背後殺了過來。 葉飛進了郭村,兩李雖然不滿,但也不願立刻撕破臉,於是多次派人交涉,希望葉飛退出郭村,另謀出路,但都沒有結果,於是於6月下旬下了最後通諜。

          葉飛他們一進郭村就建立了地方政權並開展減租減息運動,加上劉少奇已經認可了他在郭村打仗的計畫,便不顧陳毅的激烈反對,決定在郭村迎敵。陳毅生怕葉飛吃虧,一方面令陶勇星夜馳援,一方面親自趕往郭村,想去泰州勸兩李收兵。628日,兩李以13個團近萬人開始猛攻郭村,戰至30日仍未得手,而趕來增援的陶勇部已經進入郭村,此時新四軍已有了7個營的兵力,開始進行局部反攻了。

          71日,兩李手下的陳玉生、王澄等率部投奔了新四軍,兩李實力大減。72日,新四軍全線反擊,兩李大敗,折兵近半,倉惶退回泰州,新四軍按隨後趕到的陳毅的命令乘勝攻到泰州城下,但並不攻城,放了兩李一馬。

         隨後陳毅又送還了俘虜和部分槍械,和兩李重修舊好,於是新四軍乘機於7月底通過兩李防區進佔了戰略要地黃橋及其周邊地區。

         韓德勤得知新四軍進了黃橋,不禁大怒,於93日率領自己的嫡系主力和兩李、陳泰運等部進攻黃橋。但由於陳毅的統戰工作,兩李、陳泰運都逡巡不前,陳泰運甚至將作戰計劃回報給陳毅,如此韓德勤又怎能討得了便宜。

      930日,韓德勤下達了進攻命令。 韓德勤兵分三路,右路兩李和陳泰運12千餘人,負責進攻黃橋以西防線並掩護中路,左路為5個保安旅7,000餘人以牽制新四軍,中路以嫡系89軍和獨立6旅共15千人由營溪南下主攻黃橋,同時以部分兵力沿江搜扣船隻,以防新四軍撤退。 而新四軍方面只有7,000餘人,還要分兵防禦日軍,實際參戰者不過5,000餘人,雖然黃克誠的八路軍會在韓德勤開始進攻後南下增援,但路途遙遠,難以及時趕到。於是只能獨立迎敵。 

      粟裕精心佈置了一個極為大膽的計畫:置敵左右兩路於不顧(只以少數兵力監視和騷擾),以陶勇的三縱隊,不足2,000的兵力守黃橋,以兵力充實的1縱隊和2縱隊大部首先伏擊翁達獨立6旅,然後迂迴敵側背,會合3縱隊包圍89軍。 這個計畫是建立在這樣的分析基礎上的: 中路是韓軍的主力,是韓德勤的嫡系,殲滅此路即可求得全勝。兩李和陳泰運答應中立,只要迅速打敗中路,他們不會參戰。左路的保安旅戰鬥力較弱,必然不肯積極前進,只要打垮中路必然不戰自退。

      而這首戰選擇翁達的獨立6旅是因為獨立6旅是韓軍中路的右翼,一戰成功就可以打開戰場缺口,暴露其側背,便於迂迴和包圍。而獨立6旅裝備精良,戰鬥力很強,是絕對的主力,一旦其被殲則可極大的震撼韓軍。

    蔣委員長於19407月下令新四軍移至華北。但是在194010月,就發生了黃橋戰役。實況如下,從103日至106日,粟裕指揮新四軍經過多次戰鬥,共殲滅國軍主力12個團,保安第十六旅全部,保安第三旅、保安第五旅各一個團,共計一萬一千餘人,國軍第八十九軍軍長李守維、獨立第六旅長翁達及旅、團長數人陣亡,俘虜國軍三十三師師長孫啟人,九十九旅旅長苗瑞體、一一七師參謀長等師、旅、團軍官30餘名,下級軍官600名;繳獲長短槍3,800餘支,輕、重機槍189挺,山炮3門,迫擊炮59門及大量彈藥和軍需物資,新四軍取得勝利。戰役自十月三日起至六日結束,韓德勤部第八十九軍軍長以下一萬一千餘人被新四軍擊斃,軍長戰死。新四軍乘勝追擊,進佔海安、東台等地。十月十日,新四軍蘇北部隊前鋒與南下八路軍先頭部隊會師於東台縣之白駒鎮。

也就是說,新四軍非但沒有北上,還挑起了一場內戰黃橋戰役。這成為皖南事變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六、將軍去世後,蘇北局勢日益窘迫

將軍奉命守土之日,已定效死不屈之心,不愧為韓德勤主席之右臂,   領袖之忠實幹部 ! 惜以倉促指揮大部隊,輕臨第一線,未帶重要幕僚及得力警衛人員,遭到逆賊李明揚之暗算,以致大志未酬,昂首雲天,殊堪悲恨。

將軍去世後,蘇北局勢日益窘迫,省政府終於三十二年春,在敵偽匪三面夾攻之下,轉至皖北,韓德勤主席領導抗戰剿匪七年餘,竟在勝利之前數月去職,遂致將軍以下諸先烈,湮沒無聞,蔓草荒煙,長掩忠良,實可悲也。

亓官先生評述 :

    李守維將軍是單純的軍事家,在蘇北的對日軍作戰勇往直前,戰績輝煌,曾經攻克蘇北四縣,但是在內戰中,卻忽略面對敵偽匪的三面作戰,政治面的影響遠大於軍事,加上未能防範國民黨內派系勢力的挾怨報復,而壯烈犧牲,雖然得獲入祀

忠烈祠紀念,但其壯志未酬的悲憤誠然堪比宋朝岳飛 !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李守維將軍傳略
    全站熱搜

    medicchi1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